信息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0086-010-81219566
技术服务热线:010-60216568
新闻中心

沃尔沃集团:从后视镜里看到未来

  “这是一个能够帮助卡车减少超过1%整车油耗的创新产品。”


  沃尔沃集团卡车技术部数据管理与数据分析全球技术总监王敏娟口中的创新产品,正是沃尔沃卡车全新的电子后视镜系统(Camera Monitor System),取消掉传统的后视镜,加装CMS,通过优化空气动力学设计,显著提升了燃油效率。


  面对光伏、核能、风电等多种新能源的选择,氢能源是沃尔沃集团目前最为着重的方向,因为氢能源在转型过程当中对于电能间歇性、快速的需求增长能够更好地满足。Johan Lunden透露,沃尔沃集团目前和丹麦最大的风电公司Vestas正在合作研究如何更好地储存氢能,以及利用低谷时段闲置的电力来制取氢能。




  不仅如此,电子后视镜系统(CMS)还能有效减少驾驶员的视野盲区,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后视镜,这个诞生已经超过100年的产品,似乎即将迎来被替代的命运。而CMS这一并不张扬的创新,却恰恰体现了沃尔沃集团的 “变” 与“不变”——“变”的是从向传统能源向零碳方向的转变,“不变”的则是一如既往的人文关怀。




01、后视镜里的黑科技


  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创新。

  

  王敏娟介绍了CMS为卡车驾驶者带来的诸多好处。首先,采用CMS之后,A柱所给驾驶员带来的盲点就彻底被拿掉了,这样一来,驾驶员就能获得更为宽阔的视野。


  第二,在车辆转向的过程中,CMS的摄像头会永远跟踪驾驶员的视角,减少驾驶员出现误操作的概率。




  第三,沃尔沃的CMS系统集成了夜视功能,即便是在夜间的时候,驾驶员也能够清楚地看到所有路障,大大增强了安全性。


  除此之外,当驾驶员视角从2D转向3D的时候,由于失去了“景深”,因此遇到的一个大难题就是如何准确观察车辆与物体的实际距离,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沃尔沃卡车的CMS系统增加了辅助线的功能,这样一来,驾驶员就可以非常容易地判断车尾在倒车或者是转向的时候与障碍物的距离。




  王敏娟特别介绍道,CMS系统实际上更适合中国卡车司机的应用场景,因为中国的道路上大部分处于一种 “混合交通”的状态,既有机动车,也有行人或者自行车、摩托车。在这种应用场景下,CMS系统所带来的宽阔视野,可以大大降低车辆发生事故的概率。


  CMS系统所折射出来的对用户需求关注的细致入微,只是沃尔沃集团人文关怀的一个缩影。在沃尔沃集团的整个生态系统中, “人”的元素始终排在极为重要的地位。




  DFDS haulage company(丹麦航运和物流公司DFDS设立在瑞典的物流解决方案公司)是沃尔沃集团的客户之一,DFDS此前已从沃尔沃卡车采购了125辆电动重卡。不过,双方的合作并非只有商业交易这一个领域,DFDS在沃尔沃卡车的研发过程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一个试验者的角色,还为沃尔沃卡车的产品研发提出非常切实的建议。一个细节可以折射出这种合作的紧密程度,在沃尔沃新款卡车的研发过程中,正是DFDS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了丹麦和瑞典两个国家在车辆限高标准方面的不同,从而为沃尔沃卡车的研发部门提供了有效的使用反馈。


02、净零排放,沃尔沃在行动


  前文提到的CMS系统能为卡车所带来的超过1%的整车燃油消耗减少,只是沃尔沃集团在减碳方面所作出的努力的中很小一个举措。在减碳领域,沃尔沃集团有着更为积极的雄心。


  2020年11月,沃尔沃集团宣布了自己的价值链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承诺——在2040年之前实现全价值链净零排放,并确立了“100%安全、100%非化石燃料、100%产能提升”的长期工作目标。




  据沃尔沃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Karin Svensson介绍,上述三个目标恰好对应了三个沃尔沃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支柱——人员关怀、气候保护和资源节约。


  正如沃尔沃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Karin Svensson所言,这个“人”不仅仅是指沃尔沃集团的员工,也包括沃尔沃车辆的使用者,是一个广义的群体概念。


  在沃尔沃集团内部,将整个公司价值链的碳排放进行了详细的拆解。“我们集团95%的碳排放,其实都是在产品被客户使用的过程中排放的,” Karin Svensson介绍,“来自于上游的碳排放大概占4%,这部分主要来源于我们在生产过程当中使用的原材料,另外还有约1%的部分是我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




  在将集团的碳排放来源进行分解之后,沃尔沃集团也对这些碳排放的来源采取了相对应的举措。比如,针对来自上游的4%碳排放,沃尔沃对公司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进行了取舍,尽可能多地采用碳排放低的原材料,包括“绿钢”;针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1%碳排放,沃尔沃则在能源方面下功夫——尽可能多的使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当然,最关键的减碳领域还是客户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95%碳排放。对此,沃尔沃提出的方案是一套组合拳:不仅在电动化技术前沿深耕,同时面对商用车领域内燃机仍旧必不可少的现实,积极使用可再生燃料作为内燃机的动力来源。


  沃尔沃集团卡车技术部项目和产品战略办公室高级副总裁Johan Lunden表示,在这套组合拳当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的是电动化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早在2015年,沃尔沃集团就推出了首款混合动力电动公交车。在卡车方面,沃尔沃集团计划逐步为所有卡车领域提供电动产品和解决方案。自首批小型电动建筑设备于2020在欧洲市场推出以来,中小型建筑设备的电动化逐渐推广至欧洲、北美和亚洲市场。


  Johan Lunden特别提到,在电动化过程中,电的来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是说从一个煤电的火电厂的电,我们并不认为说它是清洁的能源。”


  面对光伏、核能、风电等多种新能源的选择,氢能源是沃尔沃集团目前最为着重的方向,因为氢能源在转型过程当中对于电能间歇性、快速的需求增长能够更好地满足。Johan Lunden透露,沃尔沃集团目前和丹麦最大的风电公司Vestas正在合作研究如何更好地储存氢能,以及利用低谷时段闲置的电力来制取氢能。




03、减碳,是整个生态系统的考量


  早在1972年,沃尔沃就作为唯一一家汽车厂商参加了联合国首届人类环境会议,并发表《环保宣言》。但实际上,多年的经验积累并不意味着减碳就是一项可以一蹴而就完成的任务。


  Karin Svensson直言,减碳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20年前,我们可能只需要考虑如何生产出一辆高质量的卡车卖给客户。但现在,我们不仅要用尽可能少的碳排放生产出来一辆卡车,还要从完整的生态系统视角去考虑这个问题——充电的整体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如何在生产车辆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我们不可能一个人往前走,我们必须得确保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是同步的,大家共同向前迈进,这样才能够最有效地实现我们的目标。”




  在推进减碳的过程中,沃尔沃集团一直在整个产业链条中扮演赋能者的角色,积极地游走在利益相关方中间,来保证大家按预期共同推进转型。沃尔沃不仅会帮助客户建立充电站,扩张充电网络,甚至还和竞争对手戴姆勒卡车成立了一家氢燃料合资公司Cellcentric,合作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应用于重型车辆及其他用途的燃料电池系统。


  在推进减碳的过程中,沃尔沃集团甚至愿意在商业利益上做一些“牺牲”。Karin Svensson透露,在面对供应商时,沃尔沃作为甲方,在采购上其实是有一些所谓的“甲方权利”的,但是沃尔沃并不希望自己跟供应商的关系仅仅止于此。“我们会通过更紧密的伙伴关系去跟供应商共同承担风险,比如说我们在选择绿钢材料的时候,我们会和供应商讲,我们宁可接受稍微贵一点的价格,也愿意采用更为节能环保的材料。”


  除了材料选择方面的助力之外,沃尔沃集团还致力于用技术创新来帮助产业链下游的客户践行减碳使命。




  据Karin Svensson介绍,当前沃尔沃集团在全球有超过165万台车辆是互联的,每天都产生超大量级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沃尔沃可以分析客户行为、车辆行驶情况,帮助客户提前感知自己的维修需求,并且把数据应用到整体物流解决方案,为客户提高物流效率。


(注:本文转载自凤凰网财经)